中年感悟-人之不知我、我之不知人与我之不知我

2023-06-20 08:51 阅读(?)评论(0)
这个感悟由两件事导致的。
第一件事:我本来不善于和陌生人攀谈,比如楼层打扫卫生的大姐,后来发现徐姐和她们经常打招呼,我也试着去打招呼。上周一天下班,刚好和这个大姐一起坐电梯,微笑过后就无话可说了,两个人在电梯了有几秒尴尬,这个大姐还挺爱聊,问我家在哪住,问我认不认识某某,我也回答了,或许不那么热情,大姐最后说,我也是退休了无聊才找干这个活,说完便不理我了。
第二件事:上周末和单位去培训,第一天晚餐时,和薛老师一桌,又来了两位貌似主办单位领导,薛老师介绍那是他大学同学,旁听两人热络的聊天,聊完工作聊孩子,对方孩子在北京,律师,还刚买了房。这之后的两天行程中,并未看到薛老师与他的同学有何沟通,培训结束时,他那同学送行,薛老师也没下车来打招呼。中间一次晚餐时,与薛老师的夫人一桌,听说她儿子还没结婚,但仍不漏痕迹地炫耀了一下薛老师二级教授的高工资。
不知怎么,这两件事在我脑子里就发生了化学反应,便产生了如下感悟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自己的认知,比如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善良的,从未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想法,但是那个大姐或许比较敏感,或许我当时的表情表现让她感到了被瞧不起,于是骄傲地不理我了。这是人不知我,没有办法的。
同理,换作是我,我又怎么能够完全了解别人呢,只是某种机缘下,我看到了某个人的某一面而已,他实际的人品情况,我是不能全面了解的。
再者,我们都想给外人展现完美印象,或者在自己价值观基础上构建的一个人设,比如薛老师与夫人眼中的他们自己,是完美无暇的人生,有钱有闲有地位,他们会避免更多接触引起自己不适的人或事,可是在我以及很多我认识的旁观人眼里,这对夫妇就是一对精致利己主义者,没什么可让人佩服和羡慕的。他们自己真的了解自己吗?这是我之不知我。
结论是,人是多面的,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,误解是大概率事件,好感很可能是错觉。甚者,人都不一定完全了解自己,比如在第一件事中,我反思自己,当时确有一念不想和她坐同一电梯的想法,我心底里的小是存在的,我并不是我以为的自己。
于是,这个世界就好玩了,人们之间不能彼此了解,人对自己也不能完全了解,我们却都在执着于给自己立人设,评判他人好坏善恶,事实却是根本没有答案,这个游戏还玩它何益!归结起来,仿佛真如佛家所言,万物皆空。
那么,放下好人包袱吧,做自己想做的事吧,没必要考虑别人的眼光,有些人眼中看到的不是你,只是他想看到的你而已。
人生苦短,万物皆空,体验而已!
  最后修改于 2023-06-20 09:05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长安十四日 下一篇:一地鸡毛的中年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